发布时间:2023-01-21浏览次数:88
中新网广州12月10日电 (方伟彬 吁青 陈中山)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广东高院”)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与调解中心9日签署《加强知识产权领域替代性争议解决交流与合作协议》。
当天,中国二级大法官、广东高院院长张海波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与调解中心主任伊格纳西奥·德·卡斯特罗签署协议,广东高院移交了首批6件委托调解案件。
据悉,协议的签署将进一步加强双方在知识产权纠纷处理方面的交流与合作,包括双方委派或委托调解、加强人才培养、开展公共宣传等内容。
广东高院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与调解中心签署交流合作协议。林加塔摄
中国二级大法官、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陶凯元在活动中表示,中国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第90个成员国,近年来,中国的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发生了深刻变革,取得了长足进步。目前,中国已成为审理知识产权案件最多的国家,跨进审理周期最短的国家行列。广东地处改革开放前沿,是中国知识产权案件量最大的省份,也是涉外涉港澳知识产权案件数量最多的省份。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副总干事王彬颖表示,欢迎双方在替代性争议解决领域开展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作为联合国负责知识产权发展和保护的专门机构,致力于引导发展一个兼顾各方利益的有效全球知识产权生态系统,以促进创新创造,使未来更加美好,更可持续。(完)
中新网成都12月10日电 (记者 王鹏)从四川成都开往湖北荆州的铁水联运“长江班列”10日上午在成都市青白江区城厢中心站首发。
12月10日上午,从四川成都开往湖北荆州的铁水联运“长江班列”首发。胡志强摄
据了解,开行“长江班列”是四川省落实国家“加快建设综合立体交通走廊,提升长江经济带区域交通一体化水平”战略的重要抓手,是优化四川省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该班列由蜀道集团作为四川省级运营主体推进开行。
当日的首发班列搭载着钛白粉、元明粉、玻璃纤维等物资,将经铁路到达湖北荆州,再由长江水运分拨至江苏、上海等地,运输时间将由原来的15-20天缩短为10天左右。
数据显示,长江三峡枢纽投运20年来过闸运量快速增长,2022年三峡枢纽过闸运量已达设计限值1.6亿吨,2023年前三季度更是再创历史新高,达到了1.27亿吨,同比增长10.02%,待闸时间已从2011年的17小时增加至2022年的223小时。随着未来广巴达万铁路扩能改造完成,西北地区铁水联运货物运量将大幅增长,会进一步增大三峡枢纽过闸压力。
蜀道集团副总经理杨如刚表示,铁水联运“长江班列”既有效减轻三峡枢纽过闸负荷,解决上下游货物通道交流瓶颈问题,又大幅提升运输时效,更好保障区域产业所需能源、工业原材料的正常供应。通过构建新的沿江物流大通道,能够进一步精准对接市场需求,优化四川省营商环境,为加快四川对外开放、经济发展和产业聚集注入强劲动能。
据了解,“长江班列”未来将按照“立足四川、辐射西部”的工作思路,通过试点引导、逐步拓展、有序扩张的方式,实现常态化双向开行。预计到2030年,将完成对三峡枢纽1500万吨以上的通航运量缺口分流,约占未来三峡分流运输总量的30%,有效解除川渝及西部地区水运交通所带来的掣肘。(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