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31浏览次数:112
中新网长沙12月10日电 (曾雅雯)近年来,湖南浏阳市立足建设省级边界类区域医疗中心,持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全市公立医院与乡镇卫生院竞相发展。
浏阳市集里医院排名中国乡镇卫生院百强第1名。邓霞林摄
目前,浏阳市人民医院、中医医院综合评价排名全省同类县级医院榜首,全市有4家乡镇卫生院入围中国乡镇卫生院百强,浏阳市域内就诊率保持在96%以上,基本实现“小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市”目标。
浏阳市骨伤科医院(社港镇卫生院)每日都有各地患者前来就医。他们都是冲着“江氏正骨术”来的。据悉,社港镇卫生院90%以上的病人,都通过这种传统正骨复位法治疗,手术率不到8%。
这样的乡镇医院在浏阳不止一家。作为湖南省唯一一家设有重症监护室、能做开颅手术的乡镇医院,浏阳集里医院年门诊量已超50万人次,30%的患者来自浏阳以外,覆盖湘赣鄂广大地区。
有35家乡镇医院的浏阳,还涌现了北盛、大瑶等为代表的“乡镇卫生院”集群。这折射出浏阳的医改经验:鼓励医院发展特色专科,加强医学重点专科建设,大力发展医联体,培育形成了一批定位准、有特色的基层医院,实现优质医疗资源和患者就诊“双下沉”。
现在,浏阳已建成服务共享型、科室共建型、专科联盟型、远程医疗型、托管型等多形式医联体100个。通过医联体建设和基层综合改革,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的初衷已基本实现,满足了居民快速增长的个性化健康服务需求,让就医更便捷,医疗资源更接“地气”。
今年,浏阳还深入推进“走找想促”活动,进一步规范全市村卫生室药品配备使用管理,制定基本药物配备目录,并在全市村卫生室启动医保门诊统筹报销工作,村卫生室基本药物目录内药品报销比例为70%,村卫生室成了村民们“家门口”的便民药柜。
高坪镇志民村51岁的刘先生,有血压高、糖尿病,每天需服药,往常去镇上卫生院或药店买药。但最近几个月,他可以直接到家门口村卫生室买药。“有医保报销,配满一个多月的三种药,原价30多块钱,现在只要9块多了。”刘先生说。
浏阳市人民医院新院项目按照三级甲等医院建设标准规划设计,定位为湘赣边区域性医疗中心。邓霞林 摄
在浏阳,“医保惠民”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项脚踏实地的民生政策。浏阳聚焦“小切口”,服务“大民生”,充分发挥医疗保障职能作用,全面提升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和幸福感,也惠及湘赣边就医群众。
“我是从江西平江过来的,家人意外受伤了正在治疗,没想到在浏阳医院也能直接办理意外伤害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太好了。”在社港镇卫生院,平江县市民陈先生为这一贴心政策点赞。
作为湘赣边区域医保合作的首倡者,浏阳一直先行先试,倾情倾力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医保监管、医保经办服务等工作。截至今年11月底,浏阳市和上栗县、平江县、万载县、岳阳县等地协作完成跨区域意外伤害即时调查数百件。
经办流程优化后,以往患者出院后需要耗时约2个月以上才能办结的事项,现在出院即可办结,部分县市医疗机构意外伤害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率由30%提升至95%以上。
目前,浏阳已有59家医疗机构开通普通门诊跨省直接结算,实现了普通门诊跨省结算二级以上定点医疗机构全覆盖,43个门诊慢特病治疗费用实现了省内异地直接结算。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县域是重要一环。近年来,浏阳也不断加大卫生健康投入,着力改善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医疗设备薄弱等问题。随着浏阳市人民医院新院、市中医医院危急重症大楼、精神病医院住院综合大楼、集里医院门诊综合大楼、社港镇医养教研大楼等项目建成并投用,浏阳医疗服务能力大幅提升,逐渐成为湘赣边区域的医疗中心。
近日,全国县级中医医院建设推进会在浏阳召开,与会人员共谋县级中医医院发展路径。浏阳不仅在会上分享了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经验,与会者还现场观摩了浏阳市中医医院的具体做法和工作成效。(完)
中新网香港12月10日电 (记者 戴梦岚)“第18届2023爱心奖颁奖典礼”12月9日在香港凤凰卫视总部举行。来自海峡两岸及香港的7位个人(团体)获得本届爱心奖,每位获奖者(团体)将获颁18万美元奖金。颁奖典礼由港澳台湾慈善基金会主办,凤凰卫视协办及制作播出。
“第18届2023爱心奖颁奖典礼”12月9日在香港凤凰卫视总部举行,来自海峡两岸及香港的7位个人(团体)获得本届爱心奖,图为获奖者合影。中新网记者戴梦岚摄
本届爱心奖7位获奖者(团体)分别是:来自内地的上海宋庆龄基金会、王颂汤、刘小钢、陈行甲,来自香港的释宽运,来自台湾的袁万丁、癌症希望基金会。此外,为感谢香港特区政府首任律政司司长梁爱诗为爱心奖作出的贡献,特向她颁授荣誉爱心奖。
香港特区政府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副局长梁宏正出席颁奖典礼并致辞。他说,推动志愿慈善工作除了靠政府投放资源之外,民间团体与企业的力量也十分重要。特区政府今年在全港各区成立了关爱队,相信关爱队能够把服务延伸到全港社区,让更多有需要的市民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和爱护。
爱心奖终选委员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焯芬表示,自2006年以来,爱心奖评选已成功举办了18届。感谢历届114位爱心奖获奖者,每位获奖人都有感人至深的故事,他们的精神共同形成了一个百花齐放的“爱心大花园”,激励人们为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而努力。
“第18届2023爱心奖颁奖典礼”12月9日在香港凤凰卫视总部举行。图为主礼嘉宾和获奖者合影。中新网记者 戴梦岚 摄
凤凰卫视董事局主席兼行政总裁徐威说,凤凰卫视近年来不断加大参与公益的力度,拓展人文关怀的广度,期待与爱心奖各位获奖者一道,汇聚更多善与爱,传播中华慈善文化。
颁奖典礼主礼嘉宾,周恩来侄女、北京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创始会长、中新社原副社长周秉德对记者表示,她对成为爱心奖第17届获得者和第100位获奖者感到非常荣幸。作为以周恩来名字命名的基金会,大鸾翔宇慈善基金会秉承“怀慈善之恒心,献福祉于民众”的使命,传承发扬老一辈革命家的高尚品德和优良家风,将爱心转化为一个个公益慈善项目,愿与各界爱心人士携手为社会福祉作出更多贡献。
“第18届2023爱心奖颁奖典礼”12月9日在香港凤凰卫视总部举行。图为本届获奖者、深圳市恒晖公益基金会创办人陈行甲发表演讲。中新网记者戴梦岚摄
本届爱心奖获奖者、深圳市恒晖公益基金会创办人陈行甲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名公益新兵,获得这份大奖感到很意外,也很荣幸。获奖是对自己公益人生的信任,未来将带着爱心奖的这份期待和信任,继续连接爱、传递爱,让爱在人世间循环。
爱心奖于2006年由港澳台湾慈善基金会创会主席林添茂创立,旨在选拔无私奉献的爱心楷模,多年来发展成为融合海峡两岸暨港澳以至全球华人的公益慈善奖项。本届爱心奖颁奖典礼录像将于12月底在凤凰卫视等电视台和在线平台播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