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15浏览次数:101
小区基础设施老化,既不方便,也不安全;上学就医距离远,生活服务不够便利;附近绿化较少,散步锻炼没有合适场所……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随之水涨船高。
“城,所以盛民也。”城市是人们集中生活的地方,承载着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向往,是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直接来源。优化基础设施布局、提高服务效率,使城市功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仅关乎城市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满足人民群众日渐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题中应有之义。
当前,我国城镇化率已经突破65%,城市建设的重点已经转入对存量的提质增效阶段,对城市建成区的改造提质已经成为主要工作内容。日前,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关于全面开展城市体检工作的指导意见》,提出从2024年开始,我国29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开展城市体检,聚焦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和补齐城市建设发展短板弱项,扎实有序推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开展城市体检,由第三方专业团队开展数据采集和分析诊断,有利于及时、全面找准目前城市生活中存在的问题、短板,推动系统治理“城市病”。
推进城市体检,既要注重整治“硬设施”,也要同步优化提升“软环境”。一方面,要从技术层面,对房屋结构安全、管线管道、入户水质、建筑节能等方面设定指标,保障生活安全有序。另一方面,也要相应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水平。市容市貌、办事效率、文化气息……正是这些内容,构成了居民对城市认同感和归属感的重要来源。不同于基础设施建设,这些工作无法毕其功于一役,只有落实到城市管理的每一天,才能不断丰厚,使其浸润城市生活,培养城市独特的气质,赢得居民的认可。
生于斯,长于斯,市民不仅是对城市最为熟悉的人,也是城市更新的“阅卷人”。只有充分了解他们的诉求,保障他们的权益,才能把城市更新这件事办实、办好。重庆在街道层级建立“市民医生”机制,由专业人士、社区管理员和市民志愿者组队上门,了解特殊人群对无障碍设施、社会保障制度、社区服务及求助途径等方面的需求。深圳面向全体市民征集意见,了解居民心中城市建设还有哪些需要改善提升的地方。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注意倾听居民的意见,城市更新才能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把脉问诊,更要对症下药。开展城市体检,是发现问题,下一步,还要做好解决问题这“后半篇文章”。从更新燃气、供水、排水、供热等老化管道,到推进老旧小区加装电梯;从建设“口袋公园”,到建设15分钟便民生活圈;从盘活老旧厂房,到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近年来,各地实打实推进城市更新,一项项务实举措,一个个惠民项目渐次落地,扮靓城市面貌,完善城市服务,让城市更健康、更安全、更宜居。总结用好样本城市、试点城市开展城市体检工作、推进城市更新的经验和方法,因地制宜推广到更多城市,才能让城市发展更有温度,让市民生活更有品质。
人民城市为人民。推进城市治理,根本目的是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围绕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找准制约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短板,有序推进城市这一“有机生命体”更新,就一定能更好回应市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创造既有高度,更有温度的城市,续写更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精彩篇章。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物质支撑。今年以来,我国实体经济持续恢复向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
不到10秒钟,一台笔记本电脑就从产线上送出。不久前,这个超级制造工厂在天津落成,这里的智能化产线长达120米,融合了物联网、数字孪生、智能算法、5G、AR等多重技术,屋顶上3万平方米的光伏板一年可为厂区减少碳排放3000吨。这个超级制造工厂集中折射出我国制造业更加智能、更显绿色、更趋融合的新趋势。这样的智能工厂在2023年大幅增加,全国已突破8000个,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制造应用市场。
进入2023年,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5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会议强调,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7月,在江苏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9月,党中央召开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2023年,一大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速,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湖南醴陵,陶瓷企业的生产车间里看不到陶土飞扬,取而代之的是2023年全面达产的自动化生产线,生产效率提高了50%,人均生产效益提升了70%。企业生产一般都有残次品,但在这里,竟然找不到残次品堆积区,难降解、难回收的陶瓷废料通过再加工变成新的复合材料,用来制作汽车面板等更多产品。
2023年,大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各地瞄准产业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强链、补链、延链,增强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加快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政策效果持续显现。
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宏阔布局正在铺展。2023年,我国产业体系日益健全,产业链日趋完整,造船工业领跑全球,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装备制造业支撑作用日趋凸显,新型工业化向纵深推进,5G、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进入新阶段。产业整体实力和质量效益持续提高,产业创新力、竞争力、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
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加速推进,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水平向前迈进,不断跃升的产业能级正以产业之强夯实大国之基!